數據顯示,截至11月15日,今年下半年共有17家上市銀行被各類機構調研,總次數達到80次。其中,長三角地區尤其是江蘇地區的上市銀行受到廣泛關注,體現出機構投資策略與風格的重心轉移。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調研機構十分關注上市銀行涉房類貸款風險管控,對此,相關銀行在調研紀要中詳細介紹了涉房貸款現狀與應對策略,并普遍表示,房地產行業貸款對自身業務發展和資產質量影響可控。
11月15日,A股銀行板塊延續前一周上漲行情,日內微幅收漲0.40%。業內人士表示,近期地產維穩信號釋放與銀行自身資產質量向好等因素均有助于推動銀行業基本面持續修復,四季度銀行板塊仍有配置機會。
被調研銀行股數量遠超去年
下半年以來,上市銀行獲調研次數與數量大幅高增,遠超去年同期8家被調研銀行、34次調研總次數的記錄。其中,常熟銀行與蘇州銀行以15次調研總次數并列第一。若以調研機構家數來看,杭州銀行3次調研合計獲得322家機構關注,寧波銀行則以218家調研機構數量位居次席。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除平安銀行外,獲調研的上市銀行均是區域性的城農商行,共有11家長三角地區的城農商行受到機構的重點調研,合計67次調研記錄。其中,7家來自江蘇地區的上市銀行備受機構關注,基本囊括了該地區所有的上市銀行。
“今年以來,經濟和金融分化現象較為明顯,江蘇地區經濟景氣度較高,經濟與金融進入順周期循環,信貸投放‘供需兩旺’。”光大證券(601788,股吧)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分析稱,同時,該地區銀行經營整體向好,信貸投放高景氣,并與國股大行差異化分層競爭,客群結構更為下沉,地域性特征更強。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三季末,A股上市銀行生息資產收益率為3.68%,較年初下降12bp,較二季末上行2bp。而江蘇地區上市銀行平均生息資產收益率為4.24%,分別較一季末和二季末提升7bp和5bp,較年初則小幅下降6bp,改善幅度明顯優于A股整體上市銀行。
某券商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被調研個股數量與調研總次數的雙雙增長,反映出機構對于銀行板塊的關注度上升,尤其對于深耕本地的中小銀行的較多關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機構投資風格的重心轉移。